立即下载
返回
菲信网

【菲常有料】父母如何备战高考?

2019-06-02 09:17:20 点击量:3172

高考期间要怎么吃


1、高考饮食切记大补 

很多家长都忙着给考生准备补脑食谱,比如核桃、比如脑黄金DHA等等,这些食物有助于大脑发育,但孩子的大脑发育早在童年时代已经完成,高考这几天来补是根本没有用的。

高考期间用不着吃这些补脑的食物,也切记大鱼大肉,补得太过反而加重身体负担,影响大脑活跃。

 

2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

高考用脑,吃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才能保证给大脑供给充足的能量,因为给大脑供给能量的是葡萄糖让大脑保持活力,就需要足够的碳水化合物。

而这里的碳水化合物要选择饱腹感强的复杂碳水化合物,避免白米饭白馒头白面包白面条这类主食。

 

3、干稀结合、吃完保证肠胃舒服

三餐中做到适当的干稀结合,让考生吃起来肠胃舒服,做一些清淡的汤羹,选择清淡而孩子喜欢的菜肴。

 

4、忌辛辣、忌生冷、忌日常很少尝试的食物

高考饮食要清淡美味,不要吃得辛辣、生冷,以免引起肠胃不适,如果平常有喝豆浆和牛奶的习惯,高考期间也最好喝温热的,日常较少吃的食物也不要在这几天吃,万一吃了不舒服。每个人肠胃适应有差别,万一肠胃不舒服就会影响考试。

 

5、孩子爱吃

这一条至关重要,一定要在孩子爱吃的菜肴上来做选择和调整,做到每一餐吃得肠胃舒服,同时营养又均衡,但都是建立在孩子爱吃的食物的基础上的。




家长们怎样才能对孩子参加高考保持平稳正面的良好心态


1、勿过度关注

面临大考,孩子们的压力是怎么造成的?就是由于太拿考试结果当回事,考前复习可能过度疲劳,考场情绪可能过分紧张,从而超过了大脑能承受的限度。

 作为家长需要坚持的一个原则是:如果真爱你的孩子,就别太拿孩子的考试结果当回事,对孩子的高考来点平常心,既不要过于紧张,也不要故作轻松,给孩子营造一个平常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氛围。所以,你该上班上班,该做什么做什么,便是最好。

 

2、勿期望过高

家长的期望过高,超出了孩子的能力,就会给孩子造成压力。很多孩子感到考试压力很大,对自己失去信心,父母的过高期望是个直接的影响因素。

当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待孩子的时候,我们就会发现孩子身上有那么多的闪光点,我们就会给孩子更多的肯定评价,给孩子的心灵注入更多的自信。肯定评价哪里来?只有期望降下来,评价才能提上去,才能给孩子积极的肯定。其实,到了这个时候,孩子掌握的知识基本已成定局,短时间内不可能有质的飞跃。家长把期望降下来,实事求是地甚至降格设定目标,心里就会多一分坦然。

 

3、勿管束太严

这样管束过严,使孩子在家中的学习很难有一种平静的心态,结果呢,可能让孩子感觉没有自由的空间,可能让孩子缺少自主复习的时间,可能束缚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甚至可能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与家长对立。

 家长要有一个明确的角色定位,不管怎么说,孩子才是考试的主角,家长只能当配角。最现实的做法是,家长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,对孩子的考前复习不要多管,不要多操心。至于复习资料之类的事情,更有老师安排,家长更不必瞎操心。

 

4、勿唠叨过多

考前家长们的唠叨反映了家长的攀比心理。唠叨的结果,是必然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,让孩子感到不被信任,造成孩子厌烦的心理,导致孩子对家长的反感,甚至还会因为心情不好而对家长发脾气。

 家长朋友要练就一个功夫:在孩子大考前几天,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,说句极端的话——打死也不唠叨。即便是表达关心,也要看好时机。有些必要的嘱咐,最好“说一不二”,不重复第二遍。

 家长如果变唠叨为倾听就更棋高一着了。考前和孩子相处时,家长不妨抽空带孩子散散步,和孩子聊聊天。和孩子聊天的时候,如果孩子向你诉说困难或压力,可能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,一种对你的信任,并不意味着马上要解决。这时候你需要做的是,多贡献耳朵,当个好听众。如果你还想说话,有这唠叨的工夫,不如给孩子讲讲笑话,彼此都放松一下心情。

 WX20190602-091547.png

5、勿照顾过分

孩子要大考了,吃啊睡啊,父母自然牵肠挂肚,但是,过度关爱和保护,会弄得家里的空气都紧张起来。这种过度紧张的家庭气氛,反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感,给孩子帮倒忙。

 家长该怎样照顾孩子考前的生活?关于睡,家长应该指导孩子这样做:困就睡,不困就学,躺在床上睡得着就睡,睡不着就随便翻翻书,只是别看小说。反正睡好睡不好不碍什么事。结果呢?入睡反倒容易得多。如果考前真的睡不好呢?那也无所谓。孩子考前如果说没睡好,你该鼓励他挺起胸,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。





最不利于学生迎考的几种心态,家长一定要多加注意

 

1、认为“我不行”的自卑心态 

自卑,通常源于自信心缺乏和过分注重跟别人的攀比。因为自信心缺乏,就会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;因为过分注重攀比,难免常常有种挫败感。一个对自己的学习和前途缺乏自信心的人,未上考场就已经输掉大半。

因此,一个随时给孩子前进的动力,激发孩子学习自信心的人,就是家长的首要定位。在此前提下,做好以下两步工作:一是帮助考生正确地看待自己,明白盲目攀比要不得,妄自菲薄不足取;二是让考生认识到,考试只是对学生一般能力的考查,只要用心复习,合理地利用考前的这段时间,就会取得应有的成绩,从而引导孩子心平气和地接受现实,努力向上。

 

2、觉得“都会了”的自负心态

自负,源自于自信心膨胀。通常来讲,自负的学生总是自以为是、唯我独尊,觉得自己什么都行,哪方面都好。表现在学习上,就是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了,虚夸浮躁,自满得意,丧失进取心。

对于自负的考生,家长要引导孩子客观地评价自己、看待他人,让他们懂得“山外有山”“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”的道理。要时刻提醒他们:看清自己,高考容不得一点疏忽,一分之差可能结果完全不同,所以一定要踏实下来,把临考前该做的事情做完、做细、做好才是最重要的。

 

3、放言“管他呢”的厌倦心理

“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,对一切都感觉无所谓”,这是部分考生身上容易出现的又一种不良心态。其原因比较复杂,主要有以下几点:一是平时学习过程中缺乏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刺激,这是使学习最终成为无聊的事的一个重要因素;二是长时间专注于复习考试,使部分学生尤其是性格内向、不爱说话的学生产生心理疲惫。

对于这样的考生,家长要多与他们沟通,多与他们聊天,多聆听他们的倾诉,要想方设法为他们创设鼓励他们前进的环境,精心为他们搭建活动的舞台,让每一个孩子蕴藏着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,让每一个孩子埋藏在心底的求上进的火花熊熊燃烧。


来源:世界日报

免责声明

本站刊载的文章所有权归属原作者。菲信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 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。部分内容经网络转载,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(邮箱:feixinph@yahoo.com 联系方式00639173900028),以便及时删除。

收藏
相关新闻
Copyright @ 2015-2024菲律宾菲信网传媒有限公司
闽ICP备15018278号-6
0.193593s